如果「考試的迷思」不去除,「教學」又要如何才能夠落實到「正常化」?
考試是教學的一部分,像公司的考核一樣,很重要,但不是全部,我們應花更多心力幫學生「適性」、「適才」訓練能力和找未來,《琪子的外心世界》收錄散文NO.44!
<要真正免試>
「12年國教」強調「免試入學」, 相較於「9年國教」,「12年國教」是要減輕學生的「升學壓力」,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栽培學生「自我成長」,但事實上「國中會考」哪裡有「免試」?我們還是要學生「考這個」、「考那個」,無非就是要識別出誰是「菁英」,為了少部分「菁英」,卻讓全體學生一起受難而去參加考試,如果「考試的迷思」不去除,「國中的教學」又要如何才能夠落實到「正常化」?每天「想考試」就好,這樣「9年國教」就好了,何必要「12年國教」?饒了我們的孩子吧!
真正的「12年國教」應該要真的「免試入學」,這樣才能真正的「教育」、「教學」正常化,符合「12年國教」要「成就每個孩子」精神,如果有所謂的「名校」,也應該是以辦學績效卓著,得到大家認同的「名校」,而不是要全國的人民花費那麼大的力氣,幫忙他們篩選出好學生來讓他們教,這樣的「名校」又有何意義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